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话语

被引:5
作者
张康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话语; 全球化、后工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12 [];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却是不相称的,更多地表现出了搬用西方现成的思想和理论的状况,长期看来,这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过的。具体地说,中国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下从事工业化的社会建构工程,一切既有的思想和理论都不足以支持这项伟大工程,它要求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承担起建构中国话语的任务。如果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去致力于理论探索,则其所建立起来的中国话语也是具有世界性的,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为人类做出的一项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126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知识与政治.[M].(美) 昂格尔;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2]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交往行为理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后现代公共行政.[M].(美)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ox);(美)休·T.米勒(HughT.Miller)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第三次浪潮.[M].(美)阿尔文·托夫勒(A.Toffler)著;朱志焱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
[6]  
黑格尔通信百封.[M].苗力田 译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