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大洋红层:特征、分布与成因

被引:26
作者
胡修棉 [1 ]
王成善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中心
关键词
大洋红层; 白垩纪; 古海洋; 古气候;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1.001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这一认识自20世纪末正式提出后已经迅速成为白垩纪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西藏南部和意大利中部两个研究程度较高地区所获得的地层、岩石、矿物等实际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CORB的研究现状,对全球CORB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对大洋红层蕴涵的古海洋、古气候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CORB是氧化条件下原地沉积的产物,导致该氧化条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底层水中高含量的溶解氧,而深层古洋流的发育很可能是产生溶解氧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藏南江孜地区海相白垩系化学地层学.[D].陈曦.成都理工大学.2005, 07
[2]   Colour origin of upper cretaceous pelagic red sediments within the Eastern Pontides, northeast Turkey [J].
Eren, M ;
Kadir, 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9, 88 (03) :593-595
[3]  
藏南白垩系沉积地质与上白垩统海相红层.[D].胡修棉.成都理工大学.2002, 02
[4]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研究——从重大地质事件探寻地球表层系统耦合 [J].
王成善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8) :838-842
[5]   白垩纪世界与大洋红层 [J].
王成善 ;
胡修棉 .
地学前缘, 2005, (02) :11-21
[6]   土耳其—高加索—喜马拉雅一线白垩纪大洋红层对比 [J].
魏玉帅 ;
王成善 .
地学前缘, 2005, (02) :51-59
[7]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古新世大洋红层的分布与时代 [J].
万晓樵 ;
李国彪 ;
司家亮 .
地学前缘, 2005, (02) :31-37
[8]   “白垩纪大洋红层——海洋/气候响应”研究进展综述 [J].
Secretary of IGCP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hina .
地学前缘, 2005, (02) :69-80
[9]   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特征与对比 [J].
陈曦 ;
王成善 ;
李祥辉 ;
胡修棉 .
地学前缘, 2005, (02) :61-68
[10]   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白垩系的厘定 [J].
王成善 ;
李祥辉 ;
万晓樵 ;
陶然 .
地质学报, 2000, (02) :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