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利用RAMS模式对山谷城市冬季局地风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11
作者:
李江林
[1
,2
,3
]
陈玉春
[1
]
吕世华
[1
]
李万莉
[1
]
陈雷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兰州中心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兰州地区;
RAMS模式;
局地环流;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采用三重嵌套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兰州山谷地区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兰州市近地面流场以偏东风为主,在城市东西部之间的狭窄地带,风速相对较大些,在东西部山谷城市中心区域有大片的静风区;冬季兰州市山谷夜间是辐合流场,白天是辐散流场。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白天热岛环流抑制谷风环流,夜间增大山风环流,夜间的山风风速大于白天的谷风风速。(2)白天,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气柱以下沉气流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白天盛行谷风环流和山峰加热作用的共同影响。夜间,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以上升气流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市区和山谷在夜间盛行山风环流,但是冬天夜间兰州市区和山谷上空有较厚的逆温层存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运动。(3)在午后13:00左右,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辐散场在逐渐减弱,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合场;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辐合场在逐渐减弱,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散场。在凌晨01:00左右,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辐合场在逐渐增强,到400 m高度达到最强,从400 m到510 m高度又逐渐减弱;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220 m左右的高度,辐散场在逐渐减弱,在400 m左右的高度辐散场转变为辐合场,从400 m到510 m左右的高度,皋兰山顶的辐合场逐渐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250 / 125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