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对Cd的吸收与籽粒积累:土壤和品种的交互影响

被引:42
作者
龚伟群
李恋卿
潘根兴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Cd; 土壤; 籽粒; 健康风险; 基因型差异; Cd污染;
D O I
10.13227/j.hjkx.2006.08.03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作物-食物是人类摄取Cd的主要途径,而水稻是籽粒Cd积累最强的粮食作物.选择2种杂交水稻(普通杂交稻“汕优63”和超级稻“Ⅱ优明86”)与乌栅土和红沙泥田2种水稻土为材料,采用添加Cd(2.5 mg/kg)和不添加Cd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在成熟期对土壤中Cd的吸收及籽粒积累特点.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对Cd的吸收及籽粒积累依土壤、品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而变化.杂交稻对土壤中原有Cd的吸收与积累,基因型影响高于土壤类型的影响,但对外源Cd的吸收与籽粒积累,土壤类型的影响强于品种基因型,而土壤与品种间的正交互作用(Cd吸收强的超级稻种植于土壤Cd化学有效性高的红沙泥田)可使水稻籽粒Cd积累成倍提高.说明在未污染条件下,杂交稻对Cd的吸收与籽粒积累主要受品种的吸收能力控制,而在污染条件下,土壤化学性质对Cd有效性的影响成为土壤-水稻系统Cd迁移的主要控制因素.本实验显示,在酸性土壤或污染条件下,超级稻对Cd的吸收与籽粒积累十分强烈,就地消费人群的籽粒Cd暴露风险水平达到数倍于临界摄入剂量水平.加Cd处理下,汕优63中Cd滞留于根部,而Ⅱ优明86有较强的将Cd向上运输的能力,Ⅱ优明86籽粒Cd积累的不利效应远远超过其产量的增加效应.因此,在高产水稻育种中必须考虑水稻对Cd吸收的基因型差异与籽粒Cd的暴露风险,推广高产杂交水稻根据其Cd的吸收特性考虑土壤-品种的合理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647 / 16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广东大宝山地区重金属污染水田土壤的Cu Pb Zn Cd全量与DTPA浸提态含量的相互关系研究
    李永涛
    刘科学
    张池
    Thierry Becquer
    Cécile Quantin
    MarcB enedtti
    Patrick Lavelle
    戴军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 1110 - 1114
  • [2] 水稻不同品种对镉吸收及分配的差异
    李坤权
    刘建国
    陆小龙
    杨建昌
    张祖建
    朱庆森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 529 - 532
  • [3]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Cd、Cu和Se的含量差异及其人类膳食摄取风险
    李正文
    张艳玲
    潘根兴
    李久海
    黄筱敏
    王吉方
    [J]. 环境科学, 2003, (03) : 112 - 115
  • [4] 土壤-作物污染物迁移分配与食物安全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潘根兴
    Andrew C.Chang
    Albert L.Page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 854 - 858
  • [5] 重金属Cu,Pb,Zn,Cr,Cd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
    莫争
    王春霞
    陈琴
    王海
    薛传金
    王子健
    [J]. 环境化学, 2002, (02) : 110 - 116
  • [6]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王新
    梁仁禄
    周启星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2) : 41 - 44
  • [7] 镉污染水稻土防治研究
    曹仁林
    贾晓葵
    张建顺
    [J]. 天津农林科技, 1999, (06) : 12 - 17
  • [8] 水稻不同品种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和机理研究
    吴启堂
    陈卢
    王广寿
    [J]. 生态学报, 1999, (01) : 3 - 5
  • [9] 两种基因型水稻对环境镉吸收与再分配差异性比较研究
    王凯荣,龚惠群
    [J]. 农业环境保护, 1996, (04) : 145 - 149+176+193
  •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