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粗提液对大鼠成骨肉瘤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被引:13
作者
陈晓超
柯李晶
陈躬瑞
刘树滔
霍玉书
饶平凡
机构
[1]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美国德州大学胜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福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德州-,美国,福建福州
关键词
鹿茸粗提液(PAE); UMR106细胞; 细胞增殖; MTT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鹿茸粗提液 (PAE)对大鼠成骨肉瘤细胞系UMR 10 6增殖的影响 ,从而为研究鹿茸强筋健骨的分子机理以及筛选鹿茸防治骨质疏松的生物活性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SephacrylS 2 0 0HR凝胶过滤色谱对PAE进行初级分离 ,用MTT法检测不同分离组分对UMR 10 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发现SephacrylS 2 0 0HR凝胶过滤色谱第 2峰P2次组分 ,当其蛋白质浓度高于 0 .972mg·L - 1并低于 97.2mg·L - 1时 ,对UMR 10 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抑制 ;若浓度达到 97.2mg·L- 1后则会促进细胞的增殖 ,且增殖效应随蛋白质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当样品蛋白质浓度达到 9.72g·L- 1时 ,相应的细胞增殖率为 477.92 % ,接近PAE的增殖水平 (499.62 % )。经SDS PAGE电泳分析第 2峰分子量集中于 59kDa左右。此外 ,发现第 3、第 4和第 5峰对UMR 10 6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鹿茸蛋白中含有多种双向调控UMR 10 6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因子 ,既有剂量双向效应 ,也有与分子量相关的不同调控蛋白 ,这对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提供研究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杨璐璐,迟程,秦非,迟萍
    [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5, (04) : 19 - 23
  • [2] 鹿茸表皮生长因子
    江润祥
    高锦明
    叶大同
    曹世华
    [J]. 动物学报, 1987, (04) : 301 - 308
  • [3] 中药大辞典[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新医学院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