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抚养比到社会抚养比的探索分析

被引:30
作者
陈涛 [1 ]
陈功 [2 ]
宋新明 [2 ]
郑晓瑛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2] 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关键词
抚养比; 被抚养人口; 标准消费人口; 抚养人口;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05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作者认为"人口红利"的存在与否,并不单由人口年龄结构决定,还受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生产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于是作者在对人口抚养比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引入"标准消费人口"的概念,对不同年龄结构人口的消费状况进行统一,同时考虑不同产业的劳动人口就业率和产业之间的产出差异,并将标准化后的抚养比称为"社会抚养比"。研究发现,标准化后的实际抚养比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95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未富先老”了吗? [J].
姜向群 ;
李建民 ;
杜鹏 ;
杨慧 .
人口研究, 2006, (06) :23-37
[2]   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J].
王金营 ;
付秀彬 .
人口研究, 2006, (01) :29-36
[3]   老年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 [J].
肖周燕 .
南方人口, 2004, (02) :31-36
[4]   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 [J].
李建民 .
人口与经济, 2001, (05) :10-16
[5]  
中国现代化报告[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著, 2006
[6]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于学军著, 1995
[7]  
The Extending Strategy: Regulation of the Household Dependency Ratio[J] . S. P. Reyna.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 19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