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方法:科学方法的变革和哲学思考

被引:56
作者
张晓强
杨君游
曾国屏
机构
[1]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方法; 数据模型; 数据集; 因果关系; 模型方法; 维度;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化仿真; 预测力; 叶结点; 消除归纳法; 哲学思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所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已经从量变走向了质变,成为了"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概念首见于1998年《科学》(Science)中的《大数据的管理者》(A Handler for Big Data)[1]一文。2008年《自然》(Nature)的"大数据"("Big Data")专刊[2]之后,大数据便爆发了,成为了学术、产业和政府各界甚至大众的热门概念,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数据革命:从数到大数据的历史考察 [J].
刘红 ;
胡新和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35 (06) :33-39+125
[2]   数据哲学构建的初步探析 [J].
刘红 ;
胡新和 .
哲学动态, 2012, (12) :82-88
[3]  
大数据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星, 2013
[4]  
说明、定律与因果[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巍, 2011
[5]  
逻辑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柯匹, 2007
[6]  
文理交融[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孙小礼著, 2003
[7]   Data Science and Prediction [J].
Dhar, Vasant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3, 56 (12) :64-73
[8]  
Scientific perspectivism: A philosopher of science’s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big data biology[J] . Werner Callebaut.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 & Biomed Sci . 2011 (1)
[9]  
Classificatory Theory in Data-intensive Science: The Case of Open Biomedical Ontologies[J] . Sabina Leonelli.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 2012 (1)
[10]   CAUSES AND CONDITIONS [J].
MACKIE, JL .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65, 2 (04) :24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