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54
作者
方一卿 [1 ]
马骏 [2 ]
沈汉超 [3 ]
鲁盈 [2 ]
机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2] 不详
[3]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内科
[4] 不详
[5]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慢性肾脏病; 早期肾功能损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 [肾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tC)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自2005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88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PETIA)测定血清Cyst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浓度(Scr,碱性苦味酸法)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标准24h留尿计算法),以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诊断评价的金标准,比较CystC、Scr、Ccr与GF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和似然比(LR)评价CystC的可靠性。结果:患者血清CystC、Ccr、Scr与GFR均呈显著相关(P<0.01),以CystC与GF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上述3个指标AUCROC分别为0.980、0.941、0.914,且CystC与Scr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cr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R以血清CystC为最佳。结论:与Ccr和Scr相比,血清CystC是一个更为准确、可靠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诊断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240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临床相关研究
    李云生
    曾爱平
    戴再友
    陈晓莉
    周仁芳
    王焰兵
    吴光华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 (10) : 598 - 599
  • [2] 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美)NKF-K/DOQI工作组原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