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身份: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与动机

被引:10
作者
王力平
机构
[1] 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关系; 身份; 认同; 社会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社会具有关系和结构两重性的特征,整个中国社会将个人、家庭与国家都纳入到这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中。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通过中国人的人际信任过程和人际关系动机两个方面来展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 [J].
李友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183-186
[3]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
赵志裕 ;
温静 ;
谭俭邦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202-227+246
[4]   “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240-242
[5]   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 [J].
王毅杰 ;
倪云鸽 .
苏州大学学报, 2005, (02) :49-53
[6]   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 [J].
李继宏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42-50
[7]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8]  
社会理论的基础.[M].(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身份的社会资本属性及其功能.[D].王力平.西北师范大学.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