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恢复沙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金晶 [1 ]
曹致中 [1 ]
曹毅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四川大学生科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沙化草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11.01.021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对不同恢复程度的4种沙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活性的恢复状况、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微生物的组成中,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90%以上,其次,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人工恢复时间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样地中的微生物数量有差异;退化草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沙化草地三大微生物数量随之增加;土壤酶活性中,恢复3~5年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恢复的(P<0.05);恢复4年和5年的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恢复3年和未恢复的(P<0.01);而各组样地的蔗糖酶活性则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J].
谈嫣蓉 ;
蒲小鹏 ;
张德罡 ;
徐长林 ;
徐广平 ;
陈建纲 ;
白小明 .
草原与草坪, 2006, (03) :20-22
[2]   我国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及浅评 [J].
姚拓 ;
马丽萍 ;
张德罡 .
草业科学, 2005, (11) :5-11
[3]   川西北草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J].
周卫生 ;
干友民 ;
李才旺 ;
李志丹 ;
任永宽 .
四川草原, 2004, (07) :1-2
[4]   松嫩羊草草甸羊草、碱茅群落土壤酶活性比较研究 [J].
朱丽 ;
郭继勋 ;
鲁萍 ;
朱湘宁 .
草业学报, 2002, (04) :28-34
[5]   加强四川省草原治理建设长江黄河上游草地生态屏障——川西北草原退化沙化的调查与思考 [J].
陈文光 .
四川草原, 2002, (03) :1-4
[6]   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性状特征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张铜会 ;
崔建恒 .
中国沙漠, 2002, (04) :26-31
[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J].
单娜娜 ;
潘伯荣 ;
文启凯 ;
罗明 ;
赖波 .
干旱区研究, 2001, (04) :52-56
[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J].
顾峰雪 ;
文启凯 ;
潘伯荣 ;
杨玉锁 .
生物多样性, 2000, (03) :297-303
[9]   应高度重视草原退化问题 [J].
侯众 ;
李元华 .
内蒙古草业, 2000, (01) :17-18
[10]   退化草场恢复演替与合理利用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 [J].
苏明 ;
张玉霞 ;
宋桂云 ;
宫雅琴 .
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 1997,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