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A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燃煤发电的环境负荷分析

被引:31
作者
贾亚雷 [1 ,2 ]
王继选 [3 ]
韩中合 [1 ]
庞永超 [1 ]
安鹏 [1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2]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3]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排放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研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负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厂建设阶段,燃煤发电碳足迹最低,为1.94g/(kW·h),风力发电碳足迹最高,为9.42g/(kW·h).在发电运营阶段,光伏发电碳足迹几乎为零,风力发电碳足迹为0.2g/(kW·h),燃煤发电机组碳足迹最高,为83.3g/(kW·h).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在电厂建设阶段碳足迹占比较高,分别为99.4%和99.78%;燃煤发电在发电运营阶段碳足迹占比最高,为96.13%.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是燃煤发电,为3.63×10-5标准当量,影响最小的是风力发电,为7.9×10-7标准当量;对环境酸化影响最大的是光伏发电,为6.7×10-6标准当量,影响最小的是风力发电,为1.6×10-7标准当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固体废弃物排放几乎为零.
引用
收藏
页码:1000 / 10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风力发电机碳足迹分析 [J].
杨东 ;
刘晶茹 ;
杨建新 ;
丁宁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3) :927-934
[2]   多晶硅-光伏系统碳排放环节分析 [J].
刘臣辉 ;
詹晓燕 ;
范海燕 ;
吕信红 .
太阳能学报, 2012, 33 (07) :1158-1163
[3]   燃煤电厂醇胺化学吸收法捕集和封存CO2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J].
王云 ;
赵永椿 ;
张军营 ;
郑楚光 .
动力工程学报, 2011, 31 (05) :362-368
[4]   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全生命周期评价 [J].
周亮亮 ;
刘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02) :7-14
[5]   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的环境、经济和能源评价 [J].
冯文 ;
王淑娟 ;
倪维斗 ;
陈昌和 ;
郑显玉 .
太阳能学报, 2003, (03) :394-400
[6]   中国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J].
杨建新 ;
王如松 ;
刘晶茹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2) :234-237
[7]  
中国多晶硅光伏系统生命周期评价.[D].傅银银.南京大学.2013, 12
[8]  
运筹学.[M].《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钱颂迪[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M].杨建新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
[10]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Dernah (Libya) wind farm.[J].S.H. Al-Behadili;W.B. El-Osta.Renewable Energ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