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岭—石湖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12
作者
崔艳合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黄铁矿; 微量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北省灵寿县土岭-石湖金矿床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与太古宙阜平群变质岩系的外接触带中。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显示金的成矿热液与花岗闪长岩岩浆同源。黄铁矿的主成分具有亏硫特征,属典型的内生型。从矿脉到蚀变岩及受蚀变围岩,黄铁矿的Au、Ag、As含量及Au/Ag比值降低,Co、Ni、Se含量及Co/Ni此值、S/Se比值升高。这些元素的含量及有关参数对金及黄铁矿的取样位置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是确定矿体位置及其含金性的标志,也是成矿温度的函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太行山区土岭、石湖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探讨
    杨殿范
    李高山
    贾克实
    汪学纯
    鞠贵
    王景书
    [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 47 - 53
  • [2] 浙江遂昌—龙泉地区金银矿床中石英和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罗镇宽
    胡桂明
    关康
    [J]. 矿物岩石, 1985, (03) : 77 - 84
  • [3]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徐国风
    邵洁涟
    [J]. 地质论评, 1980, (06) : 541 - 546
  • [4] A revaluation of the Co/Ni ratio in pyrite as geochemical tool in ore genesis problems[J] . A. Bralia,G. Sabatini,F. Troja. Mineralium Deposita . 197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