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与自然休眠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魏海蓉
高东升
李宪利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安
[3] 泰安
关键词
甜樱桃; 芽; 自然休眠; 酚类物质; 酶活性;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5.02.002
中图分类号
S662.5 [樱桃];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随休眠的结束,含量急剧下降,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别不大;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效果相反,变温(5℃/20℃)效果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组织培养过程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研究 [J].
罗晓芳 ;
田砚亭 ;
姚洪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98-101
[2]   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J].
陈伟 ;
叶明志 ;
周洁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4) :119-125
[3]   Folin试剂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 [J].
肖纯,张凯农 .
茶叶通讯, 1995, (03) :29-31
[4]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
[5]  
设施果树自然休眠生物学研究. 高东升. 山东农业大学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