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

被引:16
作者
胡宏韬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电动修复;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应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电动力学修复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使得大部分重金属能在电极附近富集而被去除。当实验的电场强度为0.5 V/cm时,在阳极附近土壤中铜的去除效率达到71.1%。阳极附近的pH值由开始时的6.8逐渐变小到4.4,而阴极附近则相反,由开始时的6.6逐渐增大到9.1,此外电动修复过程中电极附近的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91 / 20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电动修复Cd污染土壤的DBLM模型 [J].
郑燊燊 ;
申哲民 ;
陈学军 ;
王文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443-448
[2]   地表污染渗滤液对地下环境的污染机理 [J].
胡宏韬 ;
柳云龙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2) :661-664
[3]   施加不同电压对铬污染黄棕壤电动过程的影响 [J].
仓龙 ;
周东美 .
土壤学报, 2005, (06) :999-1005
[4]   铬(Ⅵ)污染高岭土电动修复实验研究 [J].
王业耀 ;
孟凡生 .
生态环境, 2005, (06) :855-859
[5]   电动修复铬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附视频 [J].
孟凡生 ;
王业耀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4) :27-29+116
[6]   络合剂和酸度控制对土壤铬电动过程的影响 [J].
周东美 ;
仓龙 ;
邓昌芬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1) :11-15
[7]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龙新宪 ;
杨肖娥 ;
倪吾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57-762
[8]   电动力学技术在受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新进展 [J].
张锡辉 ;
王慧 ;
罗启仕 .
水科学进展, 2001, (02) :249-255
[9]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周加祥 ;
刘铮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 (04) :52-56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J].
沈振国 ;
陈怀满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2)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