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平等、机会均等与分担公正——教育公平的三个维度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10
作者
吕普生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 成本分担公正;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3.06.010
中图分类号
G527 [地方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育公平是衡量教育治理绩效的一项核心准则。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应当包括三个维度,一是教育权利平等,二是教育机会均等,三是成本分担公正。其中教育权利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义,但它却无法自我实现;平等教育权利的实现有赖于权利主体具备行使权利的可行能力,包括可行的教育机会和可承受的成本分担,前者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后者要求成本分担公正。教育机会均等既包括起点上的入学机会均等,过程上的资源分享机会均等和对待机会均等,也包括学业成就和日后成功机会的相对均等。成本分担公正包括基本成本和额外成本分担的公正性,其中额外成本主要是指选择性教育成本和附加性教育成本。权利主体的可行能力是教育公平三个维度的连接纽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80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
    郭彩琴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01) : 55 - 59
  • [2]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国内实施读本.[M].白桂梅; 黄金荣;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3]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张人杰;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4]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5]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张人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6]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辑译小组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