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其源泉——基于中国2000-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估算

被引:15
作者
曲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对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全面测算。结果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很快,这一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而非要素投入驱动的。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源自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生产率的进步,并没有从产业结构转换上获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有所放缓,而后起的中西部地区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此看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源泉已逐渐耗尽,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
[2]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J].
都阳 ;
曲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25-35
[3]   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分解——基于非参数DEA的动态研究 [J].
辛永容 ;
陈圻 ;
肖俊哲 .
系统工程 , 2008, (05) :1-8
[4]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 [J].
高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4) :18-25
[5]   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管理世界, 2006, (10) :57-67+81
[6]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J] . Jan Fagerberg.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0 (4)
[7]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J] . Marcel P Timmer,Adam Szirma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