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6省域林业产业总量、结构与区位竞争力动态研究——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方法

被引:9
作者
廖冰
张智光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势; 林业区位优势; 林业经济发展;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4.084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采取动态偏离-份额方法对中国16省域2008—2014年林业产业总量、结构与区位竞争力进行动态研究,并筛选了林业优势产业以揭示林业发展变化规律及差异,为林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东部大多省域既有结构优势又有区位优势,而西部多数省域既无结构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林业一产无结构优势而有区位优势,其余12省既无结构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安徽、江西、广西、云南林业二产既有结构优势又有区位优势,其余12省有结构优势而无区位优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林业三产既有结构优势又有区位优势,其余8省有产业结构优势而无区位优势。由此得出,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呈现"中间重两头轻"的现象,不利于林业绿色供应链和林业绿色循环经济的形成;林业发展对森林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的依赖度较高,呈现由东、中、西、东北部逐级递减趋势;林业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优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趋势;就东、中、西、东北而言,区位竞争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orestry sector to African economies [J].
Whiteman, A. ;
Lebedys, A. .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06, 8 (01) :31-43
[2]   A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sts to the economy of the northeastern states of India [J].
Bark, S. K. ;
Mishra, S. K. .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08, 10 (02) :349-361
[3]   西南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分析 [J].
李伦 ;
刘俊昌 ;
陈文汇 .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05) :116-121
[4]   那些走在悬崖边上的物种 [J].
英子 .
绿色中国, 2011, (03) :62-64
[5]   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J].
钟艳 ;
李湘玲 ;
史常亮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 (11) :1006-1009
[6]   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J].
曹兰芳 ;
王立群 ;
戴永务 .
林业经济问题, 2013, 33 (02) :118-121
[7]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弹性模型分析 [J].
丁贺 ;
聂华 ;
张颖 .
世界林业研究, 2014, 27 (02) :57-60
[9]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伊春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 [J].
朱震锋 ;
曹玉昆 ;
王非 ;
陈丽荣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 (04) :385-390+428
[10]  
Analysis of marin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shift-share method. Xu J J,Xin N.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Control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