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被引:59
作者
陈作红
胡劲松
张志光
张平
李东屏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
[2]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 长沙
[3] 长沙
关键词
剧毒鹅膏; 毒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3.04.012
中图分类号
O657.7 [色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湖南鹅膏属(蘑菇目)标本的订正 [J].
杨祝良 ;
张丽芳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6) :715-722
[2]   某市36起毒蕈中毒事件调查 [J].
张志光 ;
刘建强 ;
陈作红 ;
张平 ;
李东屏 ;
曹福祥 ;
周素荣 .
现代预防医学, 2002, (03) :301-302+304
[3]   我国的几种剧毒鹅膏菌 [J].
杨祝良 .
中国食用菌, 2002, (03) :17-18
[4]   块鳞灰鹅膏菌和角鳞灰鹅膏菌毒性及多肽毒素测定 [J].
张志光 ;
陈作红 ;
刘建强 ;
李东屏 ;
张平 .
菌物系统, 2001, (04) :572-574
[5]   试谈我国鹅膏菌的分类研究 [J].
杨祝良 .
菌物系统 , 2000, (03) :435-440
[6]   四种剧毒鹅膏菌肽类毒素的HPLC分离与鉴定 [J].
陈作红 ;
张志光 ;
梁宋平 ;
张晓元 ;
李东屏 ;
张平 .
菌物系统, 1999, (04) :415-419
[7]   鳞柄白毒伞和白毒伞的鹅膏多肽毒素测定 [J].
张晓元 ;
梁宋平 ;
张志光 ;
陈作红 ;
不详 .
卫生研究 , 1998, (06)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