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植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被引:2
作者
:
盛承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盛承发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来源
: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年
/ 04期
关键词
:
棉花;
补偿能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传统的植棉三桃理论难以反映大田生产实际。保伏前桃要求大量施药杀虫,造成高昂的经济代价和生态代价。伏前桃本身又存在严重的烂铃问题。我们近年研究表明。棉花本身对于早期的虫害和人工摘蕾捐赠有很强的补偿能力.在目前一般条件下,棉株受到适量为害损伤后能够出现增产。利用这一超越补偿性能,我们提出将第二代棉铃虫和苗蚜的经济阈值提高约10倍,然后辅以人工摘除早蕾,以达到省药、省工。治虫、防病、增产、优质的目的。这是对植棉理论的新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6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