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质量与产业经济空间耦合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亨溢 [1 ]
陈政 [2 ]
张引 [3 ]
宗会明 [4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3]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4]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经济; 空间聚类; 耦合模型;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09.020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与产业经济的空间特征及其耦合关系,以解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增长方式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耦合分析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空间差异和聚类特征,测算城镇化质量和产业经济的耦合度。结果显示:重庆市区域城镇化和产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空间聚类特征与目前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基本一致;区域城镇化质量和产业经济指数的耦合情况分别处于拮抗、磨合和高耦合阶段,五类耦合类型的划分也与主体功能区划分有较高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以浙江为实证 [J].
徐维祥 ;
刘程军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347-1356
[2]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李闯 ;
杨孟禹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9-86
[3]   甘肃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的量化分析 [J].
王娟 ;
王建平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1) :184-187
[4]   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 [J].
李涛 ;
廖和平 ;
杨伟 ;
庄伟 ;
时仅 .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65-71
[5]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沈宏超 ;
洪功翔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5, (03) :412-418
[6]  
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J].孙平军;修春亮;张天娇;.应用生态学报.2014, 03
[7]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杨惠珍 .
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 :65-67+78
[9]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1) :94-99
[10]  
Coupling Coordinative Degree of Tourism-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 Tak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as a Case.[J].Jun Sheng Wang;Hui Chu;Jin Yang Sun;You Nan Song;Jin Hu Jiang;Xin Xiang Pan;Ye Qing Sun;Dong Qing Li.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