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褶、膝褶带、共轭膝褶带——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构造样式

被引:9
作者
张波 [1 ]
李生福 [1 ,2 ]
张进江 [1 ]
郑亚东 [1 ]
张仲培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3]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膝褶; 膝褶带; 共扼膝褶带; 褶皱; 最大有效力矩; 含油气构造; 构造圈闭; 油气聚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释为"两断夹一隆"的构造形态,原先一些构造样式被解释为高角度逆冲断层的地方更可能是膝褶的枢纽带。研究结果认为,膝褶带具备形成油气构造圈闭的物质条件,可形成有利油气聚集区;膝褶带和共扼膝褶带作为非主造山期构造在油气勘探和构造解释上应引起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结合野外地质构造观测,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准确识别和区分膝褶带构造与断裂构造是寻找油气构造圈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71+136 +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新思路 [J].
郑亚东 ;
莫午零 ;
张文涛 ;
关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13-18
[2]   鄂西—渝东区膝折构造 [J].
丁道桂 ;
郭彤楼 ;
翟常博 ;
吕俊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05-210
[3]   新世纪构造地质学与力学的新理论——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J].
郑亚东 ;
王涛 ;
王新社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2) :16-22
[4]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and geological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folding,kinking and faulting. LATHAMJ P.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