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六胡州研究述评

被引:13
作者
李丹婕
机构
[1] 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
关键词
~~;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04.04.025
中图分类号
K242 [唐(618~907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唐代宥州变迁的军事地理考察 [J].
穆渭生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3) :28-36+157-158
[3]   唐代粟特人聚落六胡州的性质及始末 [J].
陈海涛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2, (05) :40-44
[4]   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 [J].
史念海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01) :1-40+248
[5]   六胡州的变迁与六州胡的种族 [J].
王义康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 (04) :151-158+253
[6]   唐代河曲的“六胡州” [J].
王北辰 .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2, (05) :58-64
[7]   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 [J].
吴峰云 ;
何继英 ;
田建国 .
文物, 1988, (09) :43-56
[8]   游牧民族在民族史上的作用(下) [J].
Д·Е·叶列梅耶夫 ;
冯丽 .
民族译丛, 1987, (05) :33-39
[9]   游牧民族在民族史上的作用(上) [J].
Д·Е·叶列梅耶夫 ;
冯丽 .
民族译丛, 1987, (04) :32-38
[10]   安菩墓志初探 [J].
赵振华 ;
朱亮 .
中原文物, 1982, (03)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