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被引:10
作者
汤小华
余娟清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乡村工业化地区; 晋江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不同时相(1988和2000年)的遥感数据,在GIS支持下对晋江市12年来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1)建设用地(主要是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通过大量占用农用地而急剧增加,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和破碎度指数提高,优势度减小;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化,农用地则趋于破碎化和分散化.(2)政策体制转变和侨乡因素推动的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是引起晋江市土地利用大规模变化的根本驱动力.城镇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乡村住宅建设需求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