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小岩体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13
作者
刘晓妮 [1 ]
孔繁河 [2 ]
杨培 [1 ]
刘忠明 [1 ]
朱琳 [1 ]
李红 [1 ]
机构
[1]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2] 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
关键词
小岩体; 基本特征; 鄂东南;
D O I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09.04.001
中图分类号
P587 [岩石分布、区域岩石志];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鄂东南燕山期小岩体(群)有137处,主要分布在两大层间顺层滑脱拆离带中和毛铺—两剑桥断裂及其附近。小岩体规模小,埋藏浅,形态多为筒状、似直立柱体、蘑菇状、脉状、岩株状、岩墙状。小岩体产状总体倾向南、南东,倾角30°以上。鄂东南小岩体主要为中酸性花岗岩类,侵入期次分为两期七次。岩浆演化从早到晚的趋势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部分小岩体与鄂东南六大岩体一样是杂岩体,是岩浆多期次演化的产物。小岩体岩浆来源于深部,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