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1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增长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13
作者
何亚琼 [1 ]
秦沛 [2 ]
苏竣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人文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二次相对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 数据包络分析; 增长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数据基础上,采用二次相对评价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比较CCR模型与BCC模型的计算结果在衡量增长效率方面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CC模型计算出来的二次评价值综合考虑了提高的难度与幅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了客观基础条件状况优劣的影响,同时解决了简单增长率计算方法的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3+115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李松辉.华中科技大学.2004, 03
[2]  
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M].夏海钧著;.中信出版社.2001,
[3]  
工业区位论.[M].(德)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著;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4]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实证分析 [J].
邵云飞 ;
唐小我 ;
陈光 .
中国软科学, 2003, (05) :113-118
[5]   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J].
刘国新 ;
冯德雄 ;
姚汉军 ;
罗险峰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3, (01) :84-88
[6]   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 [J].
罗发友 ;
刘友金 ;
孙婷 .
统计与决策, 2002, (02) :22-23
[7]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罗守贵 ;
甄峰 .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0, (03) :31-35
[8]   二次相对效益──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新指标 [J].
冯英浚 ;
李成红 .
中国软科学, 1995, (07)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