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00年中国太阳辐射区域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55
作者
文小航
尚可政
王式功
杨德保
樊文雁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总辐射; 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云量;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1 [太阳辐射]; P468 [气候资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122个辐射观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日地面辐射资料,同期729个气象站的逐日云量资料,分析了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年代际距平分布和变化。按照中国地理气候区域的特征并考虑年总辐射,将中国划分为5个不同的辐射区域。分析了各区近40a来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①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年曝辐量在1961—1990年之间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低值,以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降幅最明显;在1991—2000年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年曝辐量有回升趋势,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回升最显著,但均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区总辐射近40a来下降率为:-1.24%/10a,-1.66%/10a,-1.60%/10a,-1.89%/10a和-1.93%/10a。②近40a来散射辐射年曝辐量除东北无明显变化外,南疆和青藏高原有降低趋势,而南方有略微增加趋势;通过对云量的分析发现西北地区低云量略增加,而其他地区低云量和总云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5区总云量近40a来下降率为:-2.99%/10a,-1.68%/10a,-3.10%/10a,-1.17%/10a和-1.01%/10a,低云量变化率为:-1.51%/10a,4.46%/10a,-1.47%/10a,-0.89%/10a和-0.75%/10a。最后对造成辐射长期变化的原因作了初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GLOBAL RADIATION CLIMATE CHANGES - THE WORLD NETWORK [J].
STANHILL, G ;
MORESHET, S .
CLIMATIC CHANGE, 1992, 21 (01) :57-75
[2]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黄嘉佑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
[3]   以晴空指数为主要依据的太阳辐射分区 [J].
刘大龙 ;
刘加平 ;
杨柳 .
建筑科学, 2007, (06) :9-11
[4]   石河子垦区沙漠和绿洲下垫面生态条件下能量交换特征 [J].
塔依尔 ;
吕新 ;
杨利勇 .
中国沙漠, 2007, (03) :478-482
[5]   沙尘天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J].
沈建国 ;
李嘉鹏 ;
牛生杰 ;
姜学恭 .
中国沙漠, 2007, (03) :495-501
[6]   任意地形实际天气条件下小时入射短波辐射模型——以黑河流域为例 [J].
陈仁升 ;
康尔泗 ;
李新 ;
杨建平 ;
吉喜斌 ;
张智慧 .
中国沙漠, 2006, (05) :773-779
[7]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尘气溶胶观测研究 [J].
延昊 ;
矫梅燕 ;
毕宝贵 ;
章澄昌 .
中国沙漠, 2006, (03) :389-393
[8]   宁夏太阳辐射特征及太阳能利用潜力综合评价 [J].
桑建人 ;
刘玉兰 ;
林莉 .
中国沙漠, 2006, (01) :122-125
[9]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杨启国 ;
刘宏谊 .
中国沙漠, 2005, (01) :57-64
[10]   利用ISCCP D2资料分析近20年全球不同云类云量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可能的影响 [J].
丁守国 ;
石广玉 ;
赵春生 .
科学通报, 2004, (11) :110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