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新思路

被引:41
作者
徐康宁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区域协调发展; 内生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中国地区间长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虽然政府为此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收效并不显著,这与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胡焕庸线"今天依然存在,证明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长期的常态现象。在新的时期有必要探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新目标,应更加注重地区间的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重点诉求应由发展速度的协调转向发展利益的协调,由发展结果的均等转向发展机会的均等。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形成收入的条件远比一时的增加收入重要得多。长期看,创造市场形成机制比劳动力外出打工更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的发展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238 +2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胡焕庸人口线看地理环境决定论 [J].
黄园淅 ;
杨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1) :68-73
[2]   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J].
范恒山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6) :1-9
[3]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亦或冒进[J]. 薄文广,安虎森,李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4]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 [J].
陈秀山 ;
杨艳 .
教学与研究, 2008, (05) :5-12
[5]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35, (02) :33-74
[6]  
繁荣的求索[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2
[7]  
区域经济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郝寿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