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等的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任明山
杨任民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先天性脂类代谢异常; HLD; 尿铜排泄; 胆汁; DMSA; 微量元素; 痕量元素; 临床疗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我国最早研制的一种口服二巯基类广谱重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20例。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5%,该药对年龄小、病情轻、脑型及精神障碍型患者疗效较好,且无严重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HLD患者胆汁铜含量明显低于非HLD。DMSA除可促进尿铜排泄外,尚有显著的促进胆囊排铜保锌的作用。肯定了DMSA对HLD的治疗有效性和低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年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的进展 [J].
沈伟敏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85, (03) :116-121
[2]   正常铜代谢与HLD的发病机制 [J].
杨永范 ;
许由恩 ;
刘道宽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4, (01) :60-62
[3]  
临床肝胆病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维法,钟振义主编, 1998
[4]  
神经遗传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焯霖,梁秀龄著, 1988
[5]  
Chelate stability of 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on the intoxications from many metals. Tiug KS, 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