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许晶
王俊平
杨丽珠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2]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 人格; 实验研究; 感觉寻求; 听觉诱发电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 :测试大学生感觉寻求及MMPI人格特征 ,分析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寻找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标志 ,并进一步探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基础。结果 :1 高、低感觉寻求组轻躁狂 (t =3 1)以及抑郁 (t=3 62 )分量表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高感觉寻求组的抑郁得分较低 ,轻躁狂得分较高 ,而低感觉寻求组则与之相反。 2 高感觉寻求者具有快速习惯化的特点 (tcz=2 4,tc3=2 6,tc4 =2 5 ,P均 <0 0 5 )。结论 :1 感觉寻求人格特征呈现极端形式者 (低或高 )可能容易出现与抑郁、轻躁狂相关的精神问题。 2 与强度依赖性相比 ,快速习惯化现象可能是高感觉寻求者的一个更加显著的电生理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脑诱发电位学.[M].张明岛;陈兴时等 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