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陆梁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与应用

被引:13
作者
欧家强 [1 ]
罗明高 [1 ]
王小蓉 [1 ]
张春光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新疆油田公司石西作业区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油水分布; 陆梁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影响新疆陆梁油田流动单元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流动单元的基本理论,运用了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并利用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判别模型对全区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Ⅰ、Ⅱ类流动单元的物性和储集能力较好,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及中部偏西地区;流动单元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微相砂体的分布;流动单元类型与油水分布关系密切。通过对流动单元的研究可以指导注采井网的部署,预测高产部位以及定性分析储量动用状况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综述 [J].
袁彩萍 ;
姚光庆 ;
徐思煌 ;
周锋德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4) :21-26
[2]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J].
田冷 ;
李杰 ;
何顺利 ;
顾岱鸿 ;
涂彬 ;
兰朝利 .
天然气工业, 2005, (10) :68-70+12
[3]   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划分储层流动单元 [J].
李祖兵 ;
罗明高 ;
马斌 ;
刘静 .
新疆地质, 2005, (02) :203-206
[4]   流动单元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周方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30-32+5
[5]   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新方法 [J].
彭仕宓 ;
尹志军 ;
常学军 ;
郝建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68-70+12
[6]  
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及研究方法评述.[J].吕晓光;赵永胜;王世勇;.世界石油工业.1998, 06
[7]  
现代油藏描述新方法.[M].沈平平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8]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