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培育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28
作者
谢华安
郑家团
张受刚
林美娟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籼稻;杂交水稻;汕优63;再生稻;种植面积;育种;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6.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年至今已11年,“汕优63”一直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平均每年约种植467万hm ̄2,占全国籼稻区总面积的22%左右,1990年超过667万hm ̄2,占当年全国水稻总面积的27.1%,推广的范围从100°36'~120°56'E,从17°36'~37°49'N。至1996年全国已累计种植5267万hm ̄2,共增产粮食585.4亿kg左右。四年全国区试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比对照高1112kg,一般每公顷产7500~9000kg,最高达13.9t/hm ̄2。汕优63再生力强,再生稻最高产量达8231kg/hm ̄2(头季稻9920kg/hm ̄2)。还介绍了汕优63的选育过程、产量结构、光合特性、抗性表现和稻米品质。最后从理论角度总结汕优63选育的成功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栽培季节对汕优63稻米品质的影响 [J].
马彬林,杨长桃,钟金仙,吴兰英,谢小丹 .
福建农业科技, 1996, (01) :29-29
[2]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J].
谢华安,罗家密,张受刚,郑家团,林美娟,张建新,姜兆华,许旭明,余永安 .
杂交水稻, 1994, (Z1) :31-33
[3]   仙桃市汕优63再生利用试验示范总结 [J].
何银成 ;
何杰 .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03) :9-11
[4]   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Ⅰ.群体的受光特性与利用 [J].
李林 ;
沙国栋 ;
陆景淮 ;
嵇福建 .
江苏农业科学, 1989, (06) :1-3
[5]   杂交稻汕优63产量结构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马平 ;
吕德治 ;
徐庆猛 .
河南农业科学, 1989, (05) :6-8
[6]   汕优63大面积高产的穗粒结构分析和主攻措施 [J].
钱自强 ;
万天江 .
湖北农业科学, 1987, (0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