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80
作者
思耀芬
贺秋园
杨美玲
机构
[1]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家庭协同护理; 初产妇; 分娩结局; 产后恢复; 护理;
D O I
10.16821/j.cnki.hsjx.2016.05.024
中图分类号
R473.2 [社区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10名于我院妇产科待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干预,将产妇家庭成员纳入对产妇的疾病护理、心理疏导、生活协助等护理工作中。观察两组产妇顺产率、顺产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心理状态及性生活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顺产达到79%(83/10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7,P<0.01),且观察组顺产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及产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及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86,2.746,10.700;P<0.01);观察组产妇心理适应状态良好,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性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顺产妇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生理心理状态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赵力立 ;
曹明英 ;
姚朱华 ;
张丽君 .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16) :1463-1465
[2]   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吕春华 ;
熊玉贤 .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07) :643-644
[3]   常州市育龄妇女对产后抑郁危险因素的认知及行为现状分析 [J].
钱琴玉 ;
郝模 ;
张雅英 ;
和雯婷 ;
吕军 ;
蒋健 ;
陈莉 ;
虞斌 ;
王秋伟 .
医学与社会, 2012, 25 (11) :75-77
[4]   产后抑郁干预效果分析 [J].
文艳玲 .
医学与社会, 2012, 25 (08) :82-84
[5]   东坝地区产后抑郁的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J].
刘春宇 ;
杜华 .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 (14) :1670-1672
[6]   围产期抑郁对子代的影响 [J].
刘彩霞 ;
徐晓明 ;
那全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2, (06) :329-330
[7]   430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J].
何瑛 ;
何国平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3) :1539-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