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86
作者
吴因业
张天舒
张志杰
崔化娟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体系域; 沉积体系; 可容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学者对体系域的分类及体系域界面的划分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体系域的发育和分布上,不同盆地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滨线迁移类型决定了特定沉积趋势下地层单元的外形和堆积模式,即体系域类型。文中把体系域划分为常规体系域和非常规体系域两大类,常规体系域指经典层序地层学中定义的常见体系域,即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或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这些体系域与基准面(相对海平面或相对湖平面)变化引起的滨线迁移密切相关。非常规体系域泛指常规体系域以外的与特定沉积环境相关的所有体系域类型,包括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中的高可容空间体系域和低可容空间体系域、缓坡背景下滨浅海的强制海退体系域、大陆架背景下浅海—深海体系的下降期体系域、滨浅海(湖)环境的海退体系域(或湖退体系域)。体系域和基准面关系的可预测性使得层序地层学成为一种寻找盆地内自然资源的极为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追踪盆地演化不同体系域阶段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帮助认识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矿床以及油气储集层、烃源岩和盖层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发育区。这也导致了油气勘探从构造圈闭向复合圈闭和岩性圈闭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层序地层学到地震沉积学——全国第5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综述 [J].
吴因业 ;
顾家裕 ;
施和生 ;
侯宇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3) :217-220+226
[2]   强制海退沉积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J].
沙旭光 ;
刘健 ;
程新民 ;
周良勇 .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11) :13-17+41
[3]   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沉积体系域表征技术——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J].
吴因业 ;
江波 ;
郭彬程 ;
张启泉 ;
李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358-361
[4]   陆相层序特征与油气勘探对策 [J].
瞿辉 ;
赵文智 ;
徐怀大 .
勘探家, 2000, (03) :59-63+8
[5]   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新思路 [J].
徐怀大 .
勘探家, 1996, (01) :43-47+10
[6]  
油气层序地层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因业, 2002
[7]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纪友亮等编著, 1996
[8]  
Temporal significance of sequence boundaries[J] . Octavian Catuneanu,Andrew J Willis,Andrew D Miall.Sedimentary Geology . 1998 (3)
[9]  
Sequence boundaries and sequence hierarchies: problems and proposals[J] . Ashton F. Embry.Norwegian Petroleum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