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两种区域蒸散估算方法的应用比较

被引:8
作者
李星敏 [1 ]
杨文峰 [2 ]
卢玲 [3 ]
机构
[1]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陕西省气象台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关中渭北; 遥感技术; 区域蒸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6 ; 070601 ;
摘要
蒸散发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常规气象观测站和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和蒸散系数模型估算了陕西关中渭北生长季的潜热通量。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出蒸散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间的密切关系;造成这两种模型估算蒸散结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估算过程中部分参数取值的差异,二是由于各模型物理过程对下垫面差异的敏感程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Parameterization of Heat Fluxes at Heterogeneous Surfaces by Integrating Satellite Measurements with Surface Layer an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bservations[J]. 马耀明,Massimo MENENTI,Reinder FEDD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2)
[2]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能力 [J].
王菊翠 ;
仵彦卿 ;
党碧玲 ;
胡安焱 ;
杨磊 ;
杨海燕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9, 31 (02) :177-184
[3]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 [J].
宫丽娟 ;
刘绍民 ;
双喜 ;
蔡旭辉 ;
徐自为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246-257
[4]   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蒸散发量研究 [J].
刘蓉 ;
文军 ;
张堂堂 ;
刘远永 ;
李振朝 .
高原气象, 2008, (05) :949-955
[5]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过程的模拟研究 [J].
刘树华 ;
于飞 ;
刘和平 ;
张称意 ;
梁福明 ;
王建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59-366
[6]   卫星遥感在东南沿海区域蒸散(发)量计算上的反演 [J].
潘卫华 ;
徐涵秋 ;
李文 ;
蔡文华 ;
张春桂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2) :154-158
[7]   SEBS模型在黄淮海地区地表能量通量估算中的应用 [J].
何延波 ;
王石立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92-1100
[8]   用卫星资料反演中国西北地区东部蒸散量的遥感模型 [J].
陈添宇 ;
陈乾 ;
李宝梓 .
水科学进展, 2006, (06) :834-840
[9]   应用遥感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地表蒸发及其与下垫面关系 [J].
崔亚莉 ;
徐映雪 ;
邵景力 ;
张长春 .
地学前缘, 2005, (S1) :159-165
[10]   联合TM和NOAA数据研究黄河三角洲地表蒸发(散)量 [J].
张长春 ;
王光谦 ;
魏加华 ;
邵景力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1184-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