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论争: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谱系

被引:1
作者
郭立新
机构
[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广州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谱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 [各代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统回顾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时空重建 过程中的各种探索与争鸣,并对如何处理考古学文化交集现象,以及如何对考古学文化与类型进行界 定进行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55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秭归庙坪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J].
孟华平 ;
周国平 ;
王成武 .
江汉考古, 1997, (01) :33-35
[2]   论屈家岭文化形成的年代和主要成因 [J].
林邦存 .
江汉考古, 1996, (02) :66-73
[3]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 [J].
沈强华 .
江汉考古, 1994, (04)
[5]   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 [J].
Qujialing Archaeological Tean .
考古学报, 1992, (01) :63-96+131
[6]   论大溪文化与其它原始文化的关系 [J].
王杰 ;
田富强 .
江汉考古, 1989, (02) :41-44+21
[7]   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类型与相关问题 [J].
祁国钧 .
江汉考古, 1986, (04) :49-59
[8]   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收获1955年——1965年 [J].
张云鹏 .
江汉考古, 1985, (04) :38-41
[9]   浅议石家河文化 [J].
李龙章 .
江汉考古, 1985, (03) :41-49
[10]   论湖北龙山文化 [J].
方酉生 .
江汉考古, 1985, (01) :77-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