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

被引:67
作者
石有明 [1 ]
张丕辉 [1 ]
石华娟 [2 ]
周燕 [1 ]
黄华磊 [1 ]
唐尚同 [1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2]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产量; 效益; 菜薹; 营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 kg/hm2,产菜籽2219 kg/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减产8.1%;油蔬两用栽培纯收入5221.80元/hm2,比单收菜籽栽培新增纯收入1552.80元/hm2,增收42.3%;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除铁的含量外,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型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白菜型红菜薹相当。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重庆市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J].
周燕 ;
石有明 ;
黄华磊 ;
唐尚同 .
南方农业, 2008, (01) :44-45
[2]   摘苔次数对油蔬两用油菜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郑培土 ;
方博云 ;
黄根元 ;
应和平 ;
林朝强 ;
翁增兴 .
上海农业科技, 2005, (04) :53-53
[3]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 [J].
戚存扣 ;
陈新军 ;
张洁夫 ;
浦惠明 ;
高建芹 ;
傅寿仲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2) :138-138
[4]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J].
孙利祥 ;
黄惠芳 ;
管耀祖 ;
龚辉 ;
葛常青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02) :33-36
[5]   油菜浙双72油蔬两用效果试验附视频 [J].
张志凤 ;
范国华 .
浙江农业科学, 2002, (06) :29+32-29+32
[6]   光叶杂交油菜油用及菜用特性的研究 [J].
王国槐 ;
官春云 ;
陈社员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4) :78-79+82
[7]   摘薹对不同密度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J].
裴正峰 .
安徽农学通报, 1998, (03) :34-35
[8]  
中国油菜栽培[M]. 农业出版社 , 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主编,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