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林忠成 [1 ]
叶世超 [1 ]
戴其根 [1 ,2 ]
陈京都 [1 ]
赵小华 [3 ]
邱荣生 [3 ]
许露生 [3 ]
张洪程 [1 ,2 ]
霍中洋 [1 ,2 ]
许轲 [1 ,2 ]
魏海燕 [1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3] 江苏省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稻; 施氮量; 产量; 土壤氮素;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9.06.092
中图分类号
S511.0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可用方程y=-0.00002x2+0.0095x+9.0384(r=0.993**)来描述,当施氮量为237.5kg/hm2时,可获得最高理论产量10.17t/hm2。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的积累量都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高肥处理432kg/hm2和540kg/hm2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的积累量都较高,但因大量氮素滞留在茎鞘中而导致产量不高。土壤各层全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60cm各层土壤全氮含量增大,而60~100cm各层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当施氮量较高(大于324kg/hm2)时,土壤氮素累积与下渗,土壤各层全氮含量提高,易造成氮肥奢侈吸收与氮肥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氮素用量对高肥力稻田水稻—土壤—水体氮素变化及环境影响分析 [J].
汪华 ;
杨京平 ;
金洁 ;
孙军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50-54
[2]   推荐氮肥适宜施用量的方法论刍议 [J].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4
[3]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戴其根 ;
丁艳锋 ;
凌励 ;
苏祖芳 ;
徐茂 ;
阙金华 ;
王绍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57-2467
[4]   太湖地区氮肥用量对土壤供氮、水稻吸氮和地下水的影响 [J].
闫德智 ;
王德建 ;
林静慧 .
土壤学报, 2005, (03) :440-446
[5]   两种土壤不同施氮水平对稻田系统的氮素利用及环境效应影响 [J].
冯涛 ;
杨京平 ;
孙军华 ;
施洪鑫 ;
郑洪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64-67
[6]   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J].
王德建 ;
林静慧 ;
孙瑞娟 ;
夏立忠 ;
连纲 .
土壤学报, 2003, (03) :426-432
[7]   江苏太湖稻麦两熟地区生态、经济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J].
李荣刚 ;
戴其根 ;
皮家欢 .
江苏农业研究, 2000, (02) :30-35
[8]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淋洗量研究 [J].
崔玉亭 ;
程序 ;
韩纯儒 ;
李荣刚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51-54
[9]   太湖地区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 [J].
李伟波 ;
吴留松 ;
廖海秋 .
土壤学报, 1997, (01) :67-73
[10]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