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石炭系气藏合理开发井网分析及探讨

被引:2
作者
冯万奎
唐楷
冯青平
陈淑芳
郑超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 石炭纪; 气藏; 井网密度; 部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7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川东地区的石炭系气藏,以福成寨、张家场等为代表的老气田开发效果较好,各生产井配产合理,全气藏始终维持均衡开采,未明显引发边水的快速推进,动态储量逐步增大,气井稳产时间延长,开采效益很好;而以云和寨、双家坝等为代表的新气田,因生产井网较稀、井距较大,气井控制全气藏的难度较大,而单井配产又高,气井在投产2~5a后就易引发严重的压降漏斗,导致气井提前产水,并使部分含气区的储量被水淹或分割而无法动用,气藏稳产期缩短,难以达到开发预测水平,开发效益变差。文章通过总结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20多年的开发经验,对气田的地质模式、井网分布、气井生产过程的综合对比,认为合理的生产井网密度对中—低渗非均质性气藏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气藏开发指标如期实现、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和整体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中—低渗非均质性气藏的合理井网密度为3.0km2/口左右,单井控制的储量(5.0~10.0)×108m3,采气速度控制在3.0%~4.0%。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157 +157-1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油藏工程手册.[M].(美)塔雷克·艾哈迈德(TarekAhmed)著;冉新权;何江川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天然气地质学.[M].包 茨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3]   川东石炭系气藏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产能预测 [J].
郑超 ;
魏林芳 ;
王贤成 ;
雷治安 .
天然气工业, 2002, (04) :106-107
[4]   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冉宏 .
天然气工业, 2001, (01) :52-56+6
[5]   川东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试采动态监测及效果 [J].
冯万奎 ;
许清勇 .
天然气工业, 2000, (04) :6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