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与“选举”之辩——兼评“协商民主优先论”

被引:28
作者
申建林
蒋田鹏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国情; 文化传统;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4.01.008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在协商民主研究热中,众多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协商民主优先论",这种以中国非竞争性集权体制、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传统文化土壤为由,而倡导的避开选举民主而优先走上协商民主发展之路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协商民主优先论既曲解了协商民主本身的观念,也背离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之间的内在逻辑。作为代议制核心架构的选举民主是现代政治民主的标志,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没有选举民主及其所维护的代议制,协商民主会因为缺乏公民平等政治权利的保障而丧失有效运行的制度空间;而没有选举与投票环节,协商民主将议而难决。选举民主是一条无法绕行的必经之路,只有同时推动选举民主,其他民主形式才可能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略论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 [J].
李德满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 (02) :60-65
[2]  
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J]. 黄卫平,陈文.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05(00)
[3]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 [J].
陈剩勇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26-30
[4]   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 [J].
林尚立 .
学术月刊, 2003, (04) :19-25
[5]   王权主义概论 [J].
刘泽华 .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30-32
[6]  
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家刚, 2011
[7]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 登特里维斯, 2006
[8]  
协商民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博曼, 2006
[9]  
民主与民主化[M]. 商务印书馆 , 刘军宁编, 1999
[10]  
民主的模式[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戴维·赫尔德(DavidHeld)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