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

被引:10
作者
张国军
吕西林
机构
[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 地震损伤模型; 累积滞回耗能; 损伤指数;
D O I
10.13197/j.eeev.2005.02.018
中图分类号
TU375.4 [框架]; TU311.3 [结构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现有的几种地震损伤模型及其特点,然后计算出试验框架柱累积滞回耗能随加载循环水平的变化,分析和讨论了轴压比、箍筋形式、配箍率、纵向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剪跨比对累积滞回耗能的影响。根据现有的损伤模型,对试验框架柱的损伤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符合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和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根据损伤指数随加载循环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和讨论了剪跨比、轴压比以及配箍率对损伤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各地震损伤模型的比较分,提出了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抗震结构破坏准则的研究进展 [J].
张国军 ;
刘伯权 ;
李应斌 ;
吴涛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2, (03) :68-71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 [J].
欧进萍 ;
何政 ;
吴斌 ;
邱法维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01) :21-30
[3]   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低周疲劳损伤的抗力衰减试验研究 [J].
李洪泉 ;
雷立宏 ;
吕西林 .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8, (03) :12-18
[4]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J].
牛荻涛,任利杰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 (04) :44-54
[5]  
大型火力发电厂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 张国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6]  
工程结构与系统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王光远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