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被引:265
作者
蔡基刚 [1 ]
廖雷朝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2] 云南大学大学外语部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通识教育; 发展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3 [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外语通识教育或通识教育英语(ELE)这个概念最近频繁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受到强力推崇和推广,被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转折点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的关键。本文从外语专家的观点和世界公共英语教学趋势等方面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是ESP,而非外语通识教育。文章分析了通识教育英语课程出现的背景以及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认为外语通识教育课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英语人文类选修课程(ECH),虽然它是结合内容学习英语的一个路子,并能满足不同兴趣的学生要求,但是它只能是基础英语后选修课程中的一类,它不是也不应该上升到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地位,更不是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
蔡基刚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2 (04) :306-308
[2]   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 [J].
王哲 ;
夏纪梅 .
外语电化教学, 2010, (03) :13-20
[3]   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纪要 [J].
王哲 ;
李军军 ;
胡加圣 .
外语电化教学, 2010, (03) :80-80
[4]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 [J].
黄源深 .
外语界, 2010, (01) :11-16
[5]   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关于外语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J].
蓝仁哲 .
中国外语, 2009, 6 (06) :4-8+16
[6]   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 [J].
张济华 ;
高钦 ;
王蓓蕾 .
外语界, 2009, (03) :17-23
[7]   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 [J].
严明 ;
冯莉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04) :44-47
[8]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J].
蔡基刚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01) :27-32+80
[9]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J].
胡文仲 ;
孙有中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05) :243-247+319
[10]   ELT TODAY: THE EXPERIENCE OF HKU AND RELEVANCE FOR CHINA [J].
Agnes Lam .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005, (01) :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