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16
作者
首皓 [1 ]
黄石岩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潜山; 油藏;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碳酸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类型复杂,构造裂缝是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济阳坳陷潜山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的形成过程,构造运动是控制潜山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且不同潜山的储层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的开发特征复杂,稳产阶段短、产能差异大、含水上升快。中生代及以前形成的古地貌早隆潜山是济阳坳陷最有利的潜山油藏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岩潜山油气藏储集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价方法.[M].王端平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
[2]   埕北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 [J].
王宇蓉 ;
唐洪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9
[3]   潜山油藏内幕隔层及断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J].
张淑娟 ;
刘大听 ;
罗永胜 .
石油学报, 2001, (06) :50-54+3
[4]   胜利油区埕北30潜山油藏储层研究 [J].
王端平 ;
张敬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4) :346-34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