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评价与比较

被引:6
作者
郭国峰
王彦彭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全面小康; 实现程度; 评价和比较;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21世纪前20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系着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对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做了回顾和总结;遵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制定出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并参照五个方面的依据,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采用标准比值法对中部六省2003—200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并就加快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部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析 [J].
侯仁勇 ;
杨洁 .
统计与决策, 2004, (09) :31-34
[2]   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J].
福建省社科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东南学术, 2004, (03) :87-100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研究综述 [J].
吕书正 .
理论前沿, 2004, (05) :47-48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总报告) [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4, (29) :2-27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 [J].
李培林 ;
朱庆芳 .
北京统计, 2003, (10) :30-31
[6]   关于小康社会的统计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探讨 [J].
贺铿 .
统计研究, 2003, (04) :3-8
[7]  
综合评价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胡永宏, 2000
[8]  
中国小康标准[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