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沉积模式

被引:5
作者
倪金龙 [1 ]
吕宝凤 [2 ]
林玉祥 [1 ]
王泽利 [1 ]
夏斌 [2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低位扇; 古近纪; 渤南洼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渤南洼陷新生代断裂坡折带的构成、特征、演化及其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断裂的形成、消亡和盆地的演化,断裂坡折带可沿单阶型—多阶型—单阶型演变,这一动态演变不仅控制了不同时期洼陷中低位域砂体的横向分布,而且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纵向沉积模式.其中,纵向沉积模式可归纳为3种类型:陡坡单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陡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缓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沾化凹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J].
吴智平 ;
李伟 ;
郑德顺 ;
吕洪波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405-417
[2]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 [J].
任建业 ;
陆永潮 ;
张青林 .
地球科学, 2004, (05) :596-602
[3]   埕南地区砂砾岩扇体储层的预测及效果 [J].
谭俊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3) :310-313+246
[4]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浊积体沉积相划分 [J].
吴富强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3) :251-253
[5]   渤南洼陷下第三系沙四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J].
庞锦莲 ;
罗顺社 ;
高振中 ;
彭德堂 ;
李维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7-8+11
[6]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J].
王英民 ;
金武弟 ;
刘书会 ;
邱桂强 ;
李群 ;
刘豪 ;
辛仁臣 ;
杨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199-203+214
[7]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康仁华 ;
刘魁元 ;
赵翠霞 ;
金平信 ;
彭德堂 ;
罗顺社 ;
李维锋 ;
高振中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19-29
[8]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9]   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油气运移富集规律研究 [J].
刘家铎 ;
田景春 ;
李琦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2) :111-115
[10]   义东地区陡岸扇体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纪友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41-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