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血浆前激肽释放酶和抗凝血酶Ⅲ的动态变化

被引:2
作者
汪学军
董传仁
凌宏
机构
[1] 湖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前激肽释放酶类; 抗凝血酶Ⅲ; 异丙肾上腺素;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动态观察了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A)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之间及其与心肌缺血、梗塞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首次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4小时,PKA已显著降低(P<0.05),AT-Ⅲ也有降低趋势;24小时两者均显著降低(P<0.01),且两者间呈正相关(r=0.59,P<0.05);48小时AT-Ⅲ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PKA则仍显著降低;24小时PKA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及心电图Ⅱ导联J/R比值均呈负相关(r=-0.60,-0.78;P<0.05,0.01)。提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心肌梗塞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心肌梗塞后血浆AT-Ⅲ的降低主要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An infarct-like lesion and other toxic manifestation produced by isoproterenol in the rat. Rona G,et al. Archives of Pathology .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