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胡海燕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油气充注; 油气聚集; 成岩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压实作用;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抑制石英和伊利石的胶结作用、油气中所有机酸对深部孔隙的溶蚀改造作用、油气超压对压实的缓冲作用。英国北海Miller油气藏等的资料显示 ,油气充注较早时 ,油区的石英胶结速率比水区的明显要低 ,石英的胶结丰度比一般预测值低 ,而孔隙度比一般的预测值要高。我国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油田资料显示 ,无论浅部或深部 ,凡是含油砂岩 ,其长石类及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都十分强烈 ,次生孔隙很发育 ,而不含油的砂岩 ,其矿物溶解及次生孔隙发育一般较差 ;油层的方解石、白云石含量一般比水层低 ,深层尤为明显。干酪根生成油气时的流体体积增加 ,可大大增加孔隙流体压力 ,产生超压 ,并可传递到储集层 ,因而大大增加对压实作用的抵抗能力。上述三方面实质上都为深部油气成藏改善了储层基础 ,对深部油气勘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122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J].
蔡进功 ;
张枝焕 ;
朱筱敏 ;
谢忠怀 ;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9-83
[2]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J].
张枝焕 ;
常象春 ;
曾溅辉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3) :70-75
[3]   碎屑岩储集层溶蚀型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林玉 ;
陈刚 ;
柳益群 ;
邸世祥 ;
薛祥煦 .
沉积学报, 1998, (02) :97-101
[4]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生界砂岩次生孔隙研究 [J].
刘林玉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3) :317-324
[5]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6]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