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唑酮防治成株期小麦条锈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
陈扬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陈扬林
谢水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谢水仙
孙永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孙永厚
秦海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秦海阔
机构
:
[1]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
四川省绵阳地区农科所
[3]
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
来源
:
植物保护学报
|
1984年
/ 04期
关键词
:
小麦条锈病;
初步研究;
成株期;
用药量;
剂量;
超低容量喷雾;
微量喷雾;
喷雾(农药);
防病效果;
残效期;
三唑酮;
D O I
:
10.13802/j.cnki.zwbhxb.1984.04.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对小麦条锈病防病保产效果好,残效期长,用药量低,安全低毒,内吸传导性能强,使用方法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防锈药剂。在小麦初见剑叶及其前后,病叶率在2~4%时,施药较为适合,每亩用药量7~20克。用此法施药一次,平均防病效果在90%以上,保产效果在13.3~36.2%,平均病指压低在3%以下,可控制整个成株期条锈病危害。中、低和超低容量以及淋浇、泼浇的施药效果与常规叶面喷雾的相似,都是可行的方法。三唑酮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6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