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被引:17
作者
龚霞 [1 ]
刘淑娟 [2 ]
曹维鹏 [2 ]
罗明标 [2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
[2] 东华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关键词
形态分析; 鄱阳湖及支流底泥; 重金属; 连续萃提;
D O I
10.13836/j.jjau.2006137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五步连续萃提法区分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Cu、Co、Cd、Pb、N、iCr)的5种形态,结合原子吸收测定了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Cu、Co、Cd、Pb、N i、Cr 6种元素的总量(mg/kg)分别为:26.79、16.11、1.52、36.16、23.38、35.35,其含量(mg/kg)最高的形态分别是:残渣态S5(11.70)、残渣态S5(8.70)、可交换态S1(0.44)、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17.00)、残渣态S5(18.24)、残渣态S5(28.19)。除镉外,各元素生物可用性最高的可交换态含量普遍较低。同时对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确定了6种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配关系及地域分配关系,为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0 / 6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铜陵矿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特征研究
    张鑫
    周涛发
    袁峰
    范裕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 461 - 466
  • [2] 黄河(清水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
    杨宏伟
    焦小宝
    王晓丽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3) : 24 - 26+50
  • [3]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
    朱广伟
    陈英旭
    周根娣
    王凤平
    吴静波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 65 - 69
  • [4] 小南湖水体中铜锰锌镉的迁移和积累特性[J]. 王莉红,汤福隆,胡岭.上海环境科学. 1999(01)
  • [5] 小南湖水体中铜锰锌镉的迁移和积累特性[J]. 王莉红,汤福隆,胡岭.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1)
  • [6] 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吕兰军
    [J]. 人民长江, 1994, (04) : 32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