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吴建富 [1 ]
曾研华 [1 ]
潘晓华 [1 ]
石庆华 [1 ]
杨小华 [2 ]
吴玉成 [2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 进贤县温圳镇农技站
关键词
稻草全量还田; 双季水稻; 产量; 碳库管理指数;
D O I
10.13836/j.jjau.2011149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稻草烧灰还田+化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化肥4个处理的大田定位试验,在氮、磷和钾养分相等条件下研究稻草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稻草全量还田有利于提高翌年早稻产量,较单施化肥与稻草烧灰还田相比,增幅3.4%~4.3%,而晚稻产量稻草全量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基本持平,却显著低于稻草烧灰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和稻草烧灰还田相比,稻草全量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活性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5.93%~7.87%、27.14%~67.55%和11.41%~21.4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双季早、晚稻产量呈显著抛物线关系(r=0.982 9*和r=0.982 8*)。
引用
收藏
页码:835 / 839+879 +8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稻草还田模式对稻田土壤速效氮、钾含量及晚稻生长的影响 [J].
肖小平 ;
汤海涛 ;
纪雄辉 .
作物学报, 2008, (08) :1464-1469
[2]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J].
陈尚洪 ;
朱钟麟 ;
刘定辉 ;
舒丽 ;
王昌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806-809
[3]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叶文培 ;
谢小立 ;
王凯荣 ;
李志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1) :65-70
[4]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J].
肖小平 ;
伍芬琳 ;
黄风球 ;
李永 ;
孙国峰 ;
胡清 ;
何莹莹 ;
陈阜 ;
杨光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 (05) :629-632
[5]   稻草还田对晚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谭周进 ;
李倩 ;
陈冬林 ;
周清明 ;
肖启明 ;
李建国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85-3392
[6]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徐明岗 ;
于荣 ;
孙小凤 ;
刘骅 ;
王伯仁 ;
李菊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59-465
[7]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06-109
[8]   长期稻草还田对紫色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的影响 [J].
王玄德 ;
石孝均 ;
宋光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302-307
[9]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J].
洪春来 ;
魏幼璋 ;
黄锦法 ;
王润屹 ;
杨肖娥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6) :40-46
[10]   前茬季节稻草还田时间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J].
徐华 ;
蔡祖聪 ;
贾仲君 ;
鹤田治雄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5) :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