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泥岩压实探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盆地类型和油气关系

被引:2
作者
张博全
崔武林
王岫云
(?)皋
机构
[1] 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
关键词
盆地类型; 生油岩; 盆地分类; 烃源岩; 三水盆地; 泥岩压实曲线; 油气运移; 初次运移; 孔隙率; 孔隙度; 盆地发育; 中新生代; 油气关系; 泌阳凹陷; 剥蚀厚度;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粘土矿物; 黄骅坳陷; 我国东部; 含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沉积盆地的沉积物,随着自身的加厚和深埋,上覆负荷的增加和地温的升高,沉积物必将发生压实作用和固结作用。在这种成岩作用下,沉积物中的岩石矿物类型、岩石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也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本文主要根据泥岩压实及有关资料探讨盆地或坳(凹)陷的有关机制、类型和油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东部白垩纪-早第三纪蒸发岩和生油岩沉积的区域构造背景 [J].
陈发景 ;
李明诚 ;
孙家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2) :133-140
[2]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生油岩、煤、蒸发岩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J].
陈发景 ;
李思田 ;
李祯 .
地球科学, 1982, (01) :167-179
[3]   华北地区地层压实作用与油、气初次运移 [J].
何炳骏 .
石油学报, 1981, (S1) :93-99
[4]   上海地区第四系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与分区 [J].
孙永福 .
上海地质, 1980, (01) :1-16